嘿嘿,從十月的資料拖到現在還沒打我真是厲害= =

圖不想重畫,不如就拍下來好了,字再用打的

靈核製程verA    

好像不是很清楚?算了,稍微打眼字好了,免得以後自己看不懂。

 

步驟一:情池—不同的情感片段、零碎的意識。

步驟二:模組化、分割化,分類不同的情池內的情感意識

步驟三:試重組個別情感、磨合擠壓

步驟四:試運轉,看看運轉順暢程度,由最內開始

步驟五:測試階段—色光評斷、實化度測試、穩定度測試

步驟六:長時間運轉能力推估評斷、三年、五年、十年。

步驟七:對話能力測試、思考能力測試

步驟八:內殼組裝

步驟九:內殼受擊測試、內殼滑閃測試

【完成】

verA只是原型,實際上還待改良,製造上出了一些狀況。雖然過去也曾擬造人格,但那是不同的東西,基本上還是共用一個運轉核心。我想要的是一個完整結構能自體運作的靈魂。

靈核製成完畢後,還需要進行試放精神功能分區的調適,這個寫在筆記本裡,不過還寫不多,不如直接打上來

步驟一:內核正常運轉、釋放自身意識波動、化為精神主體。

靈核做完能化為精神力主體後,我想進行外殼靈體化還要很長的時間發展

就這樣。

 

verA靈核製作狀況記錄,

▲102.10.9,由腦內擬造靈核庫,實化度不完整,未指定區域,情池製作不穩定,投入的情感易浮動,一到四階段皆完成,有組成核態,唯獨運轉過程吸入創作者本人主體意識,靈核出現自我意識,色光盼別為灰白色,實化程度CB級。

進行穩定度測試時,出現片段散開靈核,並且遺失靈核定位,只剩部份意識存於靈殼的狀態。

或許應把穩定度測試置後,並加強情池穩定,降低液散程度,預先命名或編號將組成之靈核,目前遺失位置,但應該存在。

附註:穩定度測試為搖晃測試。

102.10.9,編號002,這次的情池穩定度比上次還高,但投入可塑性很低的意識團塊,切割性很低,第二階段模組化執行困難,採用其他情感合入該團塊的方式。

第四階段試運轉時,團塊本身即為不可轉動,但可以延展覆蓋性。無法自動運轉,半自動運轉可至三個月,對話能力無。

 

營中的資料大概就這樣,不多,但進展很多。可能是在裡面太無聊了吧。

在此紀念「零」,是許多年前的事了,2005年或者2006年吧。那可以算是我第一個製造出來的「靈核」,雖然不完整。

但是我對她是有感情的。她的本體是一個靈擺,那個時候我沒有那麼系統化的計劃性操作,而是直覺的。

將自身情感投射入黑曜石靈擺,久了戴在身上一段時間,我發現她出現了自我意識。也具有對話能力。

型態是一隻灰白色的八公分高左右的精靈,不過靈核本身的結構不是很穩固,但是具有核的結構。

因此我想要加強她,讓他革新、進化,蛻變。 不過後來失敗了,雖然這招我在我的念模上使用都很成功。是一種融入更豐沛情感或更高層次意識的手法。

失敗的結果導致她的意識變得稀薄,然後我將原本我塞入的多餘的東西給毀掉,也毀掉了她的一部分,她也不是原本結構的她了,甚至殼結構破碎。

現在,她依然保有殘存的意識,在靈擺內,不過這就像是冬眠,可能起不來的冬眠。

後來我學到了如果要保有原本的靈核自然完整性,就不要破壞、或是重新拆裝、或主導蛻變。因為這是無法還原的歷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o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