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※本篇歸類在【實驗】精神潛能開發→對氣象的實驗


依照「環境命運系統」的假說,我是注定要被某些東西改變,也注定要改變某些東西。

但這種想法有點消極,半信半疑就好了。

前言結束。



本年度實驗的項目是:讓西太平洋的颱風往南跑

實驗的目的是:環境命運系統與人的精神力量,能不能突破物理法則的控制。

這次我的天氣操作接近15次,是在很隨性的狀態下,所以沒有紀錄單次操作的時間。 

這次的颱風操作,我有大約7次的操作是讓颱風往南、5次的操作是讓颱風往東、2次操作西風往東吹。

至於大略操作的時間,是從九月八號晚間,到目前九月十四號。


學會操作天氣有三個方法:理論、技巧、契機

理論是基礎,但還在摸索。
技巧比較死板、有步驟、有針對性,不容易瞄錯目標。
契機很重要,綜合各種因素,是開端,也是一步步學會的引導。

以我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教別人操控天氣,但是你有創造性的觀點的話我倒是很樂意討論。



在來是天氣訊息&資料

辛樂克颱風「最牛」!一動也不動,預報員都傻眼!

更新日期:2008/09/13 23:35

中颱辛樂克行進方向緩慢,從今天下午一點起,就呈現滯留狀態,一直到深夜,都沒有明顯移動,成為近年來「最牛」的颱風!氣象學者表示:辛樂克的路徑確實相當罕見,主要因為颱風陷入缺乏「導引氣流」的「鞍型場」,又碰上台灣陸地阻擋,除非有新的導引氣流出現,否則颱風會一直停留在原地,對台灣地區相當不利。  (彭群弼報導)

   氣象局表示:無論是造成台北地區重創的納莉颱風,或者是1991年中秋節出現的耐特颱風,都曾經出現路徑詭異,移動速度緩慢的現象,不過,辛樂克颱風週六下午一點起,一直到深夜,都停留在宜蘭近海約八、九十公里的位置,幾乎是過去沒有的經驗。

    負責預報發佈的預報課長蔡甫甸表示:辛樂克是威力大,結構完整的颱風,卻幾乎沒有明顯的導引氣流,完全必須依賴颱風本身的運動,暴風圈接觸台灣陸地之 後,颱風就進入停滯狀態,顯示各方的力量,目前呈現均衡狀態,被媒體一路追問,蔡甫甸只好說:接下來就要等待「颱風的決定」。

   辛樂克颱風讓預報工作陷入兩難,在缺乏新的導引氣流情況下,世界各國,各種電腦數值模擬的系統,全部失靈,無法提供下一步怎麼走的看法,人為的判斷,仰賴的是過去類似經驗的颱風,結果也沒有,讓預報人員傻眼。

   台大大氣系教授李清勝表示:颱風處在太平洋高壓,大陸高壓,東西兩側勢力彼此相互抗衡的「鞍型場」內,一般而言,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,如果颱風在完全沒有外力影響下,受颱風本身及地球自轉影響,會出現所謂的「

  β 效應」:颱風會以每小時四到五公里的速度,緩慢向西北移動,這樣的看法,幾乎就是過去辛樂克移動的速度及方向,但可能是受到台灣地形的阻擋,再加上颱風本 身的強對流,會在海面上保持「定格」的效果等種種原因的影響下,才會出現停滯的怪異現象。因此究竟還要等多久,預報人員也只能等待,只要出現一點點的力 量,颱風就會移動,可惜,這點力量始終沒來。

取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13/1/15v6k.html

颱風到底有沒有往南?

「辛樂克颱風路徑緩慢詭異,前一天下午,在宜蘭近海原地滯留了七個小時之後,前一天晚間9點往台灣陸地接近,並加速前進,清晨一點四十 分從宜蘭蘭陽溪一帶登陸,登陸之後,颱風中心往南偏轉,在陸地上轉了一圈之後,清晨四點多再度出海。研判與地形有關,過去颱風,也曾經出現登陸前後打轉的 現象。」

摘錄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14/1/15vrm.html

 


挖掘新聞沒注意到的東西~





紅色框框的部分都是我特別注意的地方。 
 
颱風每一個停頓點、轉折點、切角的出現,都可能是操作後的效果。

所以我只要把每一個操作的時間跟出現的時間做結合,就有可能得到精神力作用在天氣所需要的時間。

隔日的後續追蹤


「被視為史上最「牛」的侵台颱風辛樂克,在肆虐台灣兩到三天之後,終於在15日逐漸遠離台灣,原來移動速度緩慢的辛樂克在15日下午5時30分逐漸加快腳步,以每小時13公里的速度,向東北東進行。」

摘錄自;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15/58/15yia.html


2008/09/19的後續追蹤

在台灣造成重大災情的颱風辛樂克,原本威力已經減弱,沒想到離開台灣之後威力轉強,而且轉向朝日本直撲而去,目前日本南方的鹿兒島已經進入暴風圈,並且已經傳出房屋倒塌災情,當地居民兩百多人緊急避難,學校也全面停課,以目前颱風的路徑來看,未來兩天不排除有直撲東京的可能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19/17/1668f.html




  話說我之前就有跟氣象局聯絡了阿,不過他們好像不太理我,包括某大學的李校長也是。

誰有看到這篇文章的,我需要具有氣象、腦部神經、人體等知識的人才來和我一起研究。有關係的幫我連絡一下(阿涵啊,這對你來說是舉手之勞吧~)

最好在有個人來提供研究經費。

我可以保證,不出20年,我可以創造一批控制天氣的團隊。


到時候就可以達到精準的天氣預報、更小災害的損失。

甚至讓精神技術的研發,可以成為下一個世紀的能源與生活工具

下次更新日2008/9/21(日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o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